【硅寶科技 技術專欄】中空玻璃系列②二道密封膠標準施工工藝流程
作者:幕墻工程網 時間:2022-05-06 08:47:39

在使用二道密封膠之前,我們需要在實驗室測試密封膠與除膜玻璃、白玻、鋁隔條等的粘結性。
現在,低輻射LOW-E 中空玻璃成為門窗用和幕墻用玻璃的首選產品,K值甚至可做到1.0W/m2·K 左右。因此,密封膠對于除膜LOW-E玻璃的粘結性,是關注的重點。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膠的粘結性測試,一般是參照GB 24266-2009《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標準進行。其步驟為:首先將H型試件在規定的標準條件下養護14天,之后在45℃水紫外箱中處理300h(紫外光波長340nm),然后再進行拉伸粘結測試,并做結果評估。此外,LOW-E膜的除膜效果是影響硅酮結構膠對離線LOW-E中空玻璃水紫外粘結性的重要因素,也需要重點關注。在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膠施膠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密封膠與相接觸材料(如丁基膠等)的相容性測試,可以參考GB 24266-2009《中空玻璃用硅酮結構密封膠》附錄A進行相容性測試,檢測二道密封膠與相接觸材料及其相互間經加熱或紫外處理后外觀與拉伸粘結性的變化,以便選擇最合適的產品進行二道密封保護。硅酮密封膠應在溫度10~40℃,相對濕度40%~60%的清潔環境條件下使用。施工后的養護固化區必須整潔,通風良好,溫度保持在10~40℃,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若相對濕度低于50%,應延長單元件的養護時間,并采取一定的加濕措施。根據任務單,首先,我們需確認選擇的密封膠是否滿足設計和標準規范要求,同時必須確認密封膠在保質期內使用,不能使用過期產品。其次,對打膠機進行檢查。我們要檢查入膠口閥門是否正常運作,壓力泵壓力是否正常以及B組分過濾網是否干凈,把密封膠放入打膠機并進行排氣操作,防止氣體進入設備導致混合出的密封膠有氣泡,然后調節設備混合比例(一般混合比例為體積比10:1)和氣壓,保證出膠順暢和混合均勻。施膠前測試:每天開始施膠時必須進行:蝴蝶測試(確認雙組分膠是否混合均勻)、拉斷測試(確認膠的可操作時間),必要時進行蛇形測試(確認膠的整體固化是否正常)。基材清潔:對基材(玻璃、鋁隔條等)待粘結部位進行有效清潔,去除灰塵、油污等,LOW-E中空玻璃要關注邊緣部位除膜效果。注膠:注膠槍的出膠口大小應與接縫寬度和深度尺寸相適應。注膠時槍嘴應抵至接縫底部均勻移動,保證形成連續、光滑的膠縫,防止出現空腔或起泡。注膠完成后,應將中空玻璃搬放到固定區進行養護,在養護過程中不應有位移和錯位,否則會影響合片中空的質量和粘結效果。詳盡的現場施工記錄是項目施工可靠的保證,同時便于后期對工程信息進行有效的追溯查詢。二道密封膠的固化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大,粘結性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時間。冬夏季二道密封膠固化的速度有一定差異,因此施膠后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養護。在搬運和安裝之前,我們應當進行現場的割膠測試予以確認,如果密封膠沒有固化完全,或與基材粘結效果不佳,不允許進行板片的搬運及安裝操作。俗話說,三分材料,七分施工,足以證明施工規范的重要性。
下一期,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中空玻璃系列之三中空玻璃密封失效常見問題分析和解答,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