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之下 | 方大建科——砥“癘”發力海內外 創新智造向未來
作者:幕墻工程網 時間:2022-06-10 11:49:04
編者按
奧密克戎下的幕墻行業之——方大建科:砥“癘”發力海內外 創新智造向未來
奧密克戎帶來的影響
相較于之前的疫情,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傳染力更強,對防疫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戰,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日益增高。從今年1月開始,深圳發現首例奧密克戎病例,其傳染性強,呈多點散發態勢。到今年3月,深圳11區發布通知,實行為期一周的全域靜態管理。這是2020年以來,深圳面臨的最嚴峻且復雜的情況。到今天,深圳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全體市民依然需要72小時內核酸,才能進入公共區域、搭乘公共交通。奧密克戎帶來的一系列封控、隔離、居家辦公,給深圳幕墻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主要表現在:
一、受疫情影響,打破了原有的生產組織計劃,現場停工造成了資本浪費和成本增加,銷售產值遭受較大程度影響。同時,奧密克戎傳染力更強,對公司各項目工地、工廠、辦公區域的防疫提出了新挑戰。
方大建科的業務遍布全國,多次區域性疫情爆發都對方大在全國的分公司及項目造成了程度不一的影響。深圳從今年1月份開始,便發現了首例奧密克戎病例,之后一直持續不斷,到3月份達到高峰,深圳11區發布通知,實行為期一周的全域靜態管理。方大建科在深的許多項目因此停工,造成了一定成本的浪費。
△ 方大建科東莞智能生產基地
方大建科位于東莞的智能生產基地,在此次奧密克戎疫情中就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工廠的地理位置位于東莞大朗、松山湖和東坑的交界,當時三鎮都有疫情,離工廠最近的一例就在馬路對面的小區。為了響應政府要求,并保證廠區內的健康安全,方大建科于2月25日開始對廠區實施全封閉式管理,直到4月2日才解封。期間東莞市還實施了為期一周的交通管制。封控期間,工廠材料緊缺,組裝安裝完成的幕墻產品無法運輸,貨物不斷增多、積壓在工廠里。公司產值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位于上海的分公司及幕墻生產加工基地,從3月封控到6月1日,接近3個月的封閉式生產。材料無法進入,貨物無法運出,極大影響現場項目,上海分公司上半年的產值量銳減,影響了上半年的經營數據。
二、由于奧密克戎傳染力強,各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更為嚴格,外人基本無法進入工地、工廠,工地嚴格按“白名單”要求進行管理,現場進度需要增加勞務人員數量時,根據政策需要有較長時間的隔離,導致勞務資源調配非常困難,成本高昂。公司的項目現場質量安全巡檢也不得不改為線上巡檢,質量安全管理的壓力倍增。
三、行業供應鏈受到了影響。工程行業的供應鏈是一個缺一不可的社會系統完整生態,任何環節失衡都會對行業提出挑戰。
四、海外項目訂單執行受到防疫政策和物流因素的影響,項目進度不穩定。除了澳洲,由于方大在當地設有分公司,與客戶能夠保持正常業務往來,其他海外地區的項目基本沒有辦法與客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工作效率、效果大打折扣。異國的防疫政策與國內不一致,在海外疫情政策下保護方大員工的健康也是方大建科關注的問題。
砥“癘”奧密克戎 沖鋒防疫第一線
奧密克戎流行期間,方大建科盡全力參與地方的抗疫,并作出多方面貢獻。


△ 向南昌捐贈防疫物資
2022年3月份,南昌市出現奧密克戎病例,新冠疫情形勢驟然趨緊。方大緊急采購12000套醫用防護服捐贈給南昌市,醫用防護服分別用于新建區、高新區、紅谷灘區一線抗疫工作,第一時間為一線抗疫人員撐起“安全屏障”。

2022年3月13日傍晚,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于做好全市三輪全員核酸檢測的通告》,要求非城市保障型企業停止運營或居家辦公,全市人員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活動,方大的物業為進一步按照政府要求進行封閉式管控,最大程度降低風險,一線值崗人員也換上了“天使白”大白裝,做好防控卡口篩查、逐戶排查宣傳,同時承擔起桃源社區核酸檢測點的服務任務,奮戰在防疫一線,為贏得戰疫狙擊戰階段勝利貢獻方大力量。
△ 深圳國際酒店
2021年底,方大建科參與建造了深圳國際酒店項目,僅耗時55天,完成了其中5棟7層建筑和3棟18層建筑的11375塊板塊的安裝任務。此項目具有醫學隔離觀察功能,為深圳“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要求提供了保障。
營銷發力海內外
△ 澳大利亞Seafarer
截至2022年5月,方大建科已中標22個項目。2022上半年受到春節假期及奧密克戎的沖擊,中標的項目數量及中標金額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有所突破,接連中標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二期、36Wellington ST、Seafarers、VMCTC等多個項目,訂單額遠超去年同期。
△ 字節跳動后海項目

△ 濟南尊
國內市場,方大建科在濟南中標一幢高達326米的超高層項目——濟南尊,中標全球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字節跳動的深圳后海中心大廈幕墻工程,這棟建筑由Ennead建筑師事務所設計,頗具動感,方大建科繼續保持著在高端幕墻領域的競爭力。
創新智造引未來
雖然上半年受奧密克戎疫情影響嚴重,方大建科依然秉持著“科技為本,創新為源”的企業宗旨,保持著對科技與創新方面的追求,在多個項目中應用裝配式幕墻技術,提高了現場施工的質量與效率;并加大對信息化的利用,不斷升級自主研發的PMS項目管理平臺、MES生產管理平臺、VPO供應管理平臺等,打通各工作環節溝通節點,提高溝通、工作效率。
一、裝配式幕墻技術
以此次奧密克戎疫情為契機,方大建科也進一步加快了對裝配式幕墻技術的推進,在多個項目中貫徹裝配式建筑的理念,實現在工廠預制安裝,現場進行吊裝的快速高效施工方式。例如,方大建科在深圳國際酒店項目中,承建的其中5棟7層建筑是裝配式建筑,單元式玻璃幕墻在總承包單位的箱體制作廠安裝完成,再整體托運至現場安裝。施工高峰期,方大僅用10天時間完成了一共770個箱體的裝配式建筑安裝、發箱任務。在東莞OPPO研發中心項目等多個項目中,將項目裙樓的裝飾條、裝飾條鋁板、采光頂、雨棚等框架式幕墻單元化設計,通過裝配式幕墻技術的應用,減少現場勞務用工的壓力,提高加工安裝效率。
二、信息化與幕墻的融合應用
QAS質安管理平臺
多年來,方大建科都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了八大信息管理系統——ERP財務管理系統、PMS工程管理系統、MES生產管理系統、VPO供應管理系統、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QAS質安管理系統、OA辦公系統、HR人力資源系統。其中PMS、MES、VPO、QAS系統,是方大建科根據幕墻特性,與系統供應商共同研發的管理平臺,對設計、供應、生產、施工、質安等各方面進行信息化管理。如今方大建科還在一直對這些管理系統進行更新,最近,方大建科的將考勤機與QAS質安管理平臺進行對接,現在勞務工人上班就需要進行人臉打卡,進一步加強了方大建科的勞務管理能力。
三、自動掃描與BIM技術融合的數字建造
△ 湖北廣電傳媒大廈
為了更好地解決施工后的骨架與理論模型不一致的情況,方大建科自主研發了一種“自動掃描與BIM技術融合的數字建造”實施方案。首先建立骨架與幕墻的理論BIM模型,通過3D掃描技術將現場骨架掃描影像導入BIM模型進行比對,對于偏差較大的情況需進行逆向建模,根據實際骨架反推出幕墻表皮,對幕墻方案進行重新設計,再根據新方案組織下料、加工及安裝。
應用這種技術可以獲得全方位的現場數據,在實施掃描過程中采用的是3D掃描設備,只要架設好設備便可以自動掃描,不需要其他人員干預,大大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時掃描效率較高,通常一個雨棚2、3個小時就能掃描完成。在后期處理時,因數據都是實際測量所得,重新設定的方案有較高理論依據,能夠很好的匹配到實際情況,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幕墻產品。該項技術已經在方大建科深圳會展灣和湖北廣電等多個項目上進行應用,給公司和業主帶來實際價值。
四、幕墻智能制造
△ 自動玻璃碼垛機器人
上半年,方大建科東莞的智能幕墻生產基地,針對幕墻生產,合作研發了玻璃碼垛機器人。該套碼垛機器人工作站由2臺機器人和1臺玻璃翻板機及相關附件組成。采用機器人碼垛,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且定位精準,便于后續打膠機器人打膠定位,提高了幕墻生產基地的智能化水平。至此,方大建科已經完成了自動焊接、自動打膠、自動碼垛的智能化設備研發及應用,將幕墻加工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疫情常態下的方大建科思考
常態疫情之下,政府、社會和行業應該和企業一起,集中研究解決五方面的問題:
一、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減稅降費,降低企業的經營壓力。
二、建議國家對大宗原材料價格進行監管,建立價格平衡機制,堅決打擊亂漲價行為;同時增強中國在國際大宗商品方面的采購供應能力,確保國內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
三、政府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專注創業創新的支持。
四、希望政府保障貨運需求。由于疫情反復,各區域防疫政策不一,單一地區或市場很難實現全產業鏈的有效供應,屬地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區域聯系,實現原材料供應的調配機制,讓生產所需的關鍵材料即到即發。
五、建立平臺,加強幕墻行業上下游的溝通,共探發展路徑。
同時,對于企業自身而言,也應該盡快在如下幾個方面補齊短板并完善自身:
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完善管理公司內部管理機制,對工作各環節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提高抗風險能力。
二、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為應對突發,加強遠程工作建設、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防患于未然。
三、進行產業鏈整合。與上下游企業進行深度整合,共同對抗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幕墻生產基地及建設工地的智能化水平,實現數字化轉型。
五、近年來受地產行業影響,幕墻企業面臨較大的競爭風險和壓力,企業經營質量是決定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方大建科將繼續做好經營風險控制,保持住行業經營狀況、資信最優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避免因自身經營風險給客戶、合作伙伴帶來風險。